第四一三 斯德哥尔摩症(1 / 1)

宋朝探花郎 晨风天堂 1035 字 2个月前

对于耶律隆庆,寇准研究了十一年,从耶律隆庆二十岁领军开始,因为他是辽皇的弟弟,而且在幽州的权力一天比一天高,寇准是下了功夫研究的。看完这凌乱的第三封信,刘安整个人也凌乱了。这第三封信寇准一直在阐述的用刘安来总结就八个字。斯德哥尔摩综合症!!!刘安开始思考,自己当初俘虏了耶律隆庆后,有折磨过这位梁王殿下吗?好象自己很礼遇他才对。哥可是好人,没有虐待过战俘。刘安深信这一点,因为自己连普通的辽军战俘都没有伤害过,还给他们治了伤,还给热饭吃呢,没干过什么坏事。为什么?刘安纠结的很。当然,这世上的一切都是应该有原因的,没有什么事会凭空发生,只是刘安自己不知道罢了。至于真正的原因,耶律隆庆这家伙也未必知道。但他的反应,以及寇准的推测就是那八个字。斯德哥尔摩综合症。刘安认为自己应该去试探一下,所以让铁头去作了一些小安排。次日大清早,耶律隆庆早起练武之时,身边的护卫上前:“宋安平侯四更天的时候就派人过来,说今日想请五爷去游猎。”“好。”耶律隆庆没有一点犹豫。若是刘安去约曹玮游猎,曹玮肯定会拒绝,就凭刘安你那骑术,就凭你那的弓术,你还是别去了,你安心在家里喝茶,论喝茶的本事你刘安是一流的。可耶律隆庆却是非常痛快的答应了。事实上,就是铁头都在怀疑刘安会不会打猎。就如何把一个文弱的探花郎训练成打猎的高手,刘安自己也清楚,想让自己打猎水平提高到耶律隆庆的水平,自己需要一辆猛士,还要加装金属风暴,这样在保证了速度的情况下,还能保证火力输出。但,游猎只是一个借口。这一点耶律隆庆也很清楚,所以出门的时候耶律隆庆穿的是袍服,而不是猎装。出汴梁,往东。然后靠近黄河的地方还有些山丘,有保护的不错的林子,勉强算是山林地了。刘安的骑术,依普通人来说,良好。依宋军骑兵的水平,需要往死里操练。所以,刘安能保持着马匹小跑的状态还行,奔跑的时候刘安估计会从马上跳下来。耶律隆庆只当是出来踏春,一路只是让马随意的小跑着。到了一个风景秀美之地,耶律隆庆说道:“宋之重臣,国之栋梁。”刘安反问:“谁又干什么了?”耶律隆庆说道:“免农税,天下皆喜,宋之万民称赞宋皇开创万世之先河。我昨天派人去打听过了,发现这事还有隐情。”“隐情?”“对,依人丁。每户标准实减三十亩田税,加一丁再减二十亩,加一女再减十亩,加一幼再减五亩。一户一般来说,依五口人计算,减九十五亩田税。这也合乎户减百亩的说法,但减了田税依然征收人丁税。若我没有计算错,大宋逃丁怕有一半吧。”刘安没关心过这个,若不是耶律隆庆这么给自己说,自己都没想到。

看来向敏中把这次免农税利用的极好,借这个时机先把以前逃掉的丁税收回来,有丁就有役,这两项是没有免的。同时,再加大力度清查田亩,超出部分没交税的,视为自愿放弃田地。这个够狠。而且再严查,佃户要登记为佃,士子、工匠都有依身份登记,谁替人顶免税的田亩,一但查出重罚。田地荒芜,重罚。田地瞒报、虚报产量,重罚。田地原本是上田的,因为耕种不当降田级或是工坊毁田,重罚。大宋从来都不禁止田地买卖。那么大宋实际上的免农税,只是对于少田户有一个保证,对于大地主来说,是一个坏消息。许多佃户已经开始转为工匠,存钱开始买田。不多,一家买够一百亩,免税的政策会让他们富足。可小地主有两千亩地的,不够人耕种,一但田地荒芜后果非常严重。免农税没错,这确实是按刘安说的实施了。但在具体的操作上,向敏中这个低调的,在历史后世并没有寇准这么出名的一位宰相,他确实有他的高明之外。他趁机把以前流失的合法税收借机会收回来,同时狠狠的收拾了中小地主们。至于顶尖的大地主,这是一种博弈,并非靠他一个宰相只发一份公文就能解决的,这需要更大的力量。那么,谁是大地主呢。吕蒙正、寇准、刘安都是,到了这样的级别,就算他们不想,家里的管事也在想许多办法在灰色地带逃税。毕竟家族的收入关系到许多人的富足。刘安是清官吗?只是不贪罢了。拿刘安城外那五千亩的庄子来说,种的粮食只有几百亩,都不够家里所有的庄丁吃喝,而数量达到近千亩的暖棚,其收入是惊人的,却交的只是每亩七升豆子农税,现在连这点农税都估计不会再交了。不仅如此,刘安还有一个更在建造,还没有开始出货的商号。这个商号,利润高达百分之一千,但交的税仅是每石二十文钱关卡费、每石五十文的销售税。因为这些东西在税官的名录上是干粮,事实上呢,这些东西还有另一个名字,叫罐头。只能说,大宋的税目还没有改进,还不合理。耶律隆庆在不断的讲述着他对大宋税制,大宋免农税,大宋士绅一体纳税等等改变的看法,刘安则在不断的回应,不断的点头。事实上呢,刘安听懂的不足一半。不是耶律隆庆讲的太快,而是这其中许多知识刘安也不太懂,特别是税与政务、士绅与农商之间的矛盾,税收与财政的合理性等等。这需要更高深的知道。终于,接近山林了。远远的看到了一群野猪,耶律隆庆向刘安比划了一个请字。耶律隆庆这不是在戏弄刘安,而是相信刘安既然敢出来打猎,肯定有保留面子的办法。刘安拿出一个木架放在马鞍前,然后架上一支弩,在缓缓靠近到距离五十步的时候,刘安足足瞄了有一盏茶的时间,这才发出了一弩。